声乐


声乐

课程特点

    1、旋律的认知

    2、动作与节奏的体验

    3、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

    4、乐器的认知

    5、学会欣赏音乐

    6、从音乐中学习文字

    7、体验声乐的乐趣



 

幼儿来到幼儿园,便更愿意交际并参加集体活动,小朋友之间能相处得很好。他们乐意交朋友,并且有自己特殊的好朋友。稍大些的孩子能很好地使用语言并开始懂得词语的幽默涵义,并喜欢那些无意义的音节朗诵、简单的歌曲和短小的诗歌。孩子的这些词语方面的兴趣给教师提供了将音乐和语言融合在一起的机会。

一、唱歌时对旋律的理解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唱歌的音域得到扩展。但许多孩子对唱较高音域的歌曲还有困难。

 

01300001024098142487526408636.jpg

 

由于语言理解力的增强,大些的孩子已能开始区分和组织有并音乐基本要素的概念。如旋律、节奏、力度、曲式。

詹金斯说:“5岁的孩子,已能够结合一些有关的概念和观念“

如: 1、音乐和声音的高或低。

      2、旋律可以上、下移动或在同一个音高上保持。

      3、旋律可以通过级进或跳进而上下移动。

      4、旋律可以由主音结尾(能被感知和识别的),这是一个完满的终止。

      5、一首歌曲中,某些旋律短句可被重复,这种重复能被识别和认知。

 

6359786747305485643784763.jpg

 

二、动作和节奏的体验

3至6岁幼儿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了,孩子们更有兴趣去进行节奏活动中空间与动作的体验。

孩子跑、跳、跳舞、爬、登高、扔球、抓球等。更喜欢有节奏地唱。乐意为音乐“编”舞,更乐意把音乐动作化、戏剧化。

5岁时,大部分孩子能将自己的动作与节奏相协调一致。

识别和表达音乐中拍子和能力(跟拍的能力),构成了孩子对音乐中节奏要素的理解。、

我们必须帮助孩子培养一种有规律的动作感觉。

随着3至6岁孩子对拍子的知觉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的日益增长,

他们所具备最基础的节奏概念,应包括如下内容:

1、稳定的拍子感。

2、节奏的拍子可以快、慢、渐快或渐慢。

3、节奏型可以由快和慢拍子联合组成。用歌词也可以组成节奏。

4、某一拍可能是重音,这个重音将在两拍或三拍为一组的节奏中起作用。

5、一首歌曲有节奏骨架。有很多歌曲可以在排除了音高、旋律或歌词的因素之外,仅靠它的节奏骨架来识别。

它是由最基础的身体动作开始。像扭动、转动、爬行等。游戏和活动都伴之以短小的歌曲、节奏律动或一些有替换词的儿歌,用来加强肌肉的技能训练。还包括手、胳膊和动作、手指动作、腿和脚的动作,要求孩子对某一首歌曲或曲调以适当的节奏性动作加以反应,其中包括一些有方向性的动作。

在孩子的合拍能力中,速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节奏体验中,快些的速度较容易些,大些的孩子能分辨和表达出速度的变化,他们还能理解快与慢的声音是如何连在一起而组成了节奏型,并以拍手、击鼓来表达出这节奏型的意义。

对于基础的节奏概念和技能发展的关键期是9岁之前,所以3至6岁这段时间是重要的。

 

1448088438.jpg

 

三、乐器演奏的体验

乐器提供了一个对所有音乐要素视觉和触觉的体验。以富于想象的方式去使用乐器,还能帮助孩子在自己的理解水平上,去发现作曲家们如何利用乐器去创作。

不仅如此,乐器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判断其中所涉及的音色、力度、音高、节奏、速度和其它音乐要素的机会。

大些的孩子在理解音高概念方面,如音的高、低、上行、下行、级进、跳进、平行,都可以利用音铃、钢琴来辅助学习。

3至6岁的孩子,对音色的理解,应包括以下内容:

1、独特的音色是由不同的乐器或不同的发声造成的。

2、乐器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独特音色鉴别和认知。

3、当乐器或声音以不同的方式被演奏或创造时,它们能发出强、弱、高、低不同的变化。

 

四、欣赏音乐

4至6岁的孩子有更持久的兴趣和更专注的注意态度去听有细节的故事和音乐。

研究结果表明5岁的孩子有跟随音乐旋律方向的能力,分辨声音的能力以及集体听音乐时注意力跨度的延长。

注意力使孩子在边听音乐边表演动作时,能更仔细地听音乐,没有表演的听音乐,也是重要的。

听声乐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启发学生“注意听”并“积极参与”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留言
  • 位置
  • 会员